陈德辉:试论刘铭传的海防思想
发布时间: 2014-03-06 浏览次数: 233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 20:35 新浪军事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陈德辉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台任职的7年。在强敌压境,瘴疠肆虐,敌军锁海,饷援皆绝的险恶形势下,英勇抗击拥有优势装备的入侵法军。抗法胜利后,他在清廷尤其是李鸿章的支持下,以病弱之躯,创惊人之效,在台湾构筑炮台,添置军舰,大力加强海防建设,使台湾成为中国在海上抵御外国侵略的前沿堡垒。同时,筑铁路,通邮政,开 矿山,兴工业,办学堂,“努力把近世工艺的恩泽移植于这一中国东方的孤岛之上”。因此,人们称颂刘铭传为“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⑴,“台湾近代化之父”⑵。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说“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⑶。
  刘铭传入台前后思考最深、阐述最多的是我国的海防事业。他广泛涉猎西方各国兴衰的图书报刊,“静研中外之得失”,同时注意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他较为系统的海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
海防荡然 痛心疾首
  我国拥有1.8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自然海域470多万平方公里,发展海洋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海防提出了繁重的任务。刘铭传曾经这样描绘祖国沿海的地理走势:“中国负山俯海,雄绝六州,自鸭绿划朝鲜,北行至旅顺,极山海关,南下经大沽、烟台……抵钦、濂,延万三千里⑷,虎视环球,实有秦人开关延敌之势”。接着他用简练的文字,讲了一段令人扼腕的历史:“故汉唐之盛,海外万国,奔走来王。自欧美崛兴,利炮坚船,横轹海表。中国数千年一统之势廓焉尽变。”⑸这样一个强盛的帝国竟然很快就“廓焉尽变”,成为一个倍受欺凌的弱国。这常使刘铭传痛心疾首,仗剑长啸,也是后人不得不认真总结的沉痛历史教训。
  古代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直到15世纪末,中国制造业占世界份额1/3以上,粮食亩产为西方的3倍。中国在海上也曾称雄一时,明初郑和率领大型船队浩浩荡荡行经亚非30多个国家,将中华文明、和平友好远播四海。
  中国落后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西方国家迅速赶上和超过中国,固然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高度重视海洋开发,实行积极的拓海政策。当时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海上强国,组成强大的武装和商业舰队,驰骋于辽阔的海洋之上,扩大贸易,掠夺资源,强占殖民地,从开拓海洋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同一时期,中国明、清封建统治者却与西方背道而驰,长期实行愚蠢的闭关锁国政策。他们或是沉溺于“天朝大国”、“物资丰盈”、“无须发展海外贸易”的愚盲自负,或是把漫长的海岸线看成是异己力量对自己统治威胁的“祸源”而长期禁海,严令“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片木不得下海”,沿海五里为禁区、“居民进入者杀无赦”。闭关锁国的结果,不仅错失了通过海外贸易和海洋开发获得较多财富的良机,而且对西方国家机器工业、军火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处于无知的状态,以致外敌入侵时,只能以大刀长矛去迎战坚船利炮。由于禁海,海上船舶生产营运及海边民众自卫能力日渐衰落,装备落后的少量海军也日益腐败、萎缩。列强争相入侵之后,海军力量已被摧毁殆尽。万里海疆,除了几处陈旧的炮台以外,基本上处于无防的状态。刘铭传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和强烈的愤慨。
  1884年6月11日(光绪十年五月十六日),刘铭传由天津经上海转赴台湾抗法。在沪时,法探侦察刘的行止,刘扬言某日乘某舰渡台。“是夜大风雨,公乃微服乘小艇登他舰疾行”⑹,法舰追之不及。中国堂堂边疆大帅赴任,竟要微服潜行,就因为有海无防。
  刘抵台后巡视要隘,见炮台多陈旧破败,难于迎敌。他下令迅速改建,并筹足款项,即令督勇兴工。“惟一材一料,类皆取购厦门”,法军锁海,“望洋束手,万难迅速告成。”⑺
  这些都给刘铭传以很大的刺激,他对海防荡然,痛心疾首,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中,他倍加感到加强海防,刻不容缓。
条陈十策 建设海军
  刘铭传在赴台上任时,给朝廷的奏折即为《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就全国海防、武备条陈十策,着眼全球,立足现状,既有宏图大略,又富可操作性,是一份加强海防建设的重要文献。后人评论“海军之谋自此始”,并不为过。
  在这份奏折中,刘铭传对海军建设从添置军舰、建筑炮台、选将练兵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具体建议。
  刘铭传说:“海防以船为命,无师船即无海防”“综计沿海七省,需备兵船百只,方可以敷战守”。“惟急于购办,微特经费无出,亦虑管驾无人”。他提出改造长江、太湖水师作为建设海军的基础。他说,如果把这些水师中的大型木船改造成铁面兵轮,每船花费不过万金。再购置一些大型舰艇,这样万里海疆,声势且将立壮。还可以从驾驶兵轮的将弁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外海兵轮将领,“储将之谋,莫捷乎是”。至于购船还是造船,尽管目前造船成本较购船为高,但仍应提倡造船,“可广制船之学,使之日渐高明”,不致完全仰仗外人。
  对于各口所筑炮台,“虽然形势各殊,细究皆不合法度,外人恒窃议之”。为此他绘制了炮台图式,随本附呈,足见他对此曾有潜心研究。他认为炮台建成只是第一步,“筑台虽坚,尤需炮利,兵不善守,与无兵同。”
  对于清军中将贪卒惰,兵伍不精的状况,刘铭传深恶痛绝。他在奏折中直言不讳:清军中“有终年不练者,大约不练者十居八九,练者十不二三,暮气日深,将贪卒惰,虚名空额,习以为常,竟成积重难返之势。”他大声疾呼,若不切实整顿,“养此游手好闲之辈,无事非烟即赌,有事非溃即逃,何以备捍乱保邦之用?”⑻
宵衣旰食 奋发图强
  刘铭传所处的时代,正是列强环伺,对我瓜分豆剖之时。他在奏折中写道:“臣每私忧窃叹,以为失今不图自强,后虽欲图,恐无及矣”。他说,自强必须“上下一心,始终不懈,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自古办极大极难之事,必须有愈久愈坚之心”。⑼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刘铭传在赴台途经天津时,谢绝李鸿章劝其留津帮办军务的美意,舍弃安全舒适的环境,来到险象环生的台澎前线。当时法军封锁海峡,“坐困三月,援饷俱穷而瘴疠更作,将士十九病且死,军且断炊。”他深入前线,同将士一起,“短衣草履卧山野,战则亲自当军锋。”一天,法军忽然开炮,所乘之马屈伏于地,炮弹从他头顶上飞过,可见其处境之艰险。
  法军退走后,刘铭传抱病面对瘴疠频发、治安混乱、财政奇窘等诸多问题,以惊人的毅力,超常的速度,进行设防、清赋、理财、筑路、开矿等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台湾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他之所以宵衣旰食,夜以继日地创建新政,“其意不但为保障东南七省已也,且将举一隅之设施,为全国树之范”。⑽就是说要以他的实际行动体现“愈久愈坚”之心,用台湾的榜样推动沿海各省增强实力,加强海防。
扬长避短 克敌制胜
  在中国舰艇丧失殆尽的情况下,在海上与敌争锋断无获胜可能。因此,刘铭传依据当时的情势,果断地采取诱敌登陆,倚靠陆军优势克敌制胜。他正确指出;“我之所持者山险,敌之所持者器利。彼来攻我,我得其长,我往攻彼,彼得其长”。⑾我军扬长避短,避免在敌舰射程内与敌交战,诱敌进入山区,挥兵聚而歼之。基隆、沪尾两役均证明这一正确的战略战术。
  基隆战役发生于1884年8月5日(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日)。法舰队猛攻基隆炮台,陈旧不堪的炮台很快被击毁。刘铭传认为“非诱之陆战,不足以折彼凶锋”。遂传令海边各营退至后山,构筑工事。次日,法军四五百人登陆正面攻击清军曹志忠营,曹军奋力抵抗,刘铭传派出两支军队从敌侧背东西两面对敌夹击。法军三面受敌,不支溃退,清军趁胜追击。此役敌军伤亡百余人,缴获洋枪数十杆,帐房十余座。
  沪尾战役发生于5天后的8月10日。清军探知法军将大举进攻沪尾,刘铭传遂将守军分别埋伏于山间和海边丛林中。法舰开至海边,“炮轰数百响,烟尘涨天,炮弹如雨”,清军潜伏不动。炮击以后法军数百人分乘小船登陆。清军俟其逼近,分路杀出。双方“自辰至午,枪声不绝,屡挫复进,鏖战不衰”。这时乡勇张李成率五百伏兵从树丛中杀出,清将孙开华“斩执旗法酋,夺旗锐入”,敌军溃败,清军直追至海边,法军溺海死亡或被法炮误伤的甚多,此役敌伤亡达三百余人,时称“沪尾大捷”。
  这两次战役都证明刘铭传诱敌登陆聚歼的战略是正确的。这不仅因为“我所持者山险”,清军在熟悉地形和得到民众支持等方面占有优势,而且敌军既派军舰来攻,势必要登陆占我领土“据地为质”,这就具有伏击获胜的条件。距此40年前,台湾道加巡按使衔的皖人姚莹,在台抗击英军入侵时,提出并采用“但守海口,不与海上争锋”,“凭险埋伏,待其登山歼擒之”⑿的战术,与刘铭传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刘、姚战略,对于在海边进行防御性的战役,应该说具有普遍的意义。
  在陆战中,刘铭传也主张权衡利弊,趋利避害。他果断地决定主动从基隆撤兵,即是基于这一认识。当时清军在台北兵力有限,同时在基隆、沪尾抗敌力有不逮。刘铭传下令将基隆守军大部撤至沪尾,只留200人坚守险隘狮球岭。撤退前将基隆煤矿破坏,以免资敌。正是这一正确举措,才获得沪尾大捷。法军虽占基隆孤城,但无法越狮球岭一步。既不能从基隆煤矿获得军舰急需的燃料,又不能得到“据地为质”的效益,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空糜粮饷,无所作为。此举虽然有人曲解诬陷,朝中谤言四起,但刘铭传泰然处之。
  刘铭传在台抗击法军入侵达8个月,只要看一下清军在马尾海港的惨败,就会明白其取得的胜利确实难能可贵。光绪十年七月初三(8月23日),法军在攻打基隆、沪尾受挫后,转而攻击福建马尾。法国舰队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击沉了在这里的福建水师全部舰只(包括11艘兵船和19艘商船),并击毁了整个马尾造船厂。⒀
依靠民众 协同海防
  在加强海防的进程中,刘铭传重视依靠当地乡绅和民众力量,共同保卫海防。
  在法军封锁台湾海峡期间,刘铭传所遇到的困难也达于极点。他描述当时的情景:“营台均为炮毁,军士无立足之区,露宿抵防。”“我军苦战,伤病死亡,器械药丸无能为继。”“饷需益绌”,台南仅敷目前,台北仅够开支一月。“呼吁无门,尤堪悚惧”。⒁
  当他向乡绅民众坦陈官府困难后,迅速得到他们的有力支持。乡绅林维源不久前已助军饷八十万,这次又捐饷四十万。在他的带动下,“百万之金,不劳而集”。基隆附近的暖暖隘口,敌兵屡次进犯,该地练董武举王廷理、周玉谦等捐资募勇三百人,官方拨发洋枪,参用土枪,法军连续三天进攻,均被击退。彰化乡绅林朝栋,独备粮饷两月,募勇五百人相助,刘铭传大喜,派赴暖暖增防。除乡绅出资募勇外,刘铭传所部也召募乡勇,台北总计募勇1.3万余人⒂,成为保卫台湾海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敌军封锁海面的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刘铭传能坚守阵地,固属他指挥有方、将士用命,也是同乡绅民众的全力支援分不开的。
革故鼎新 创立新政
  刘铭传认为:增强国力,加强海防,必须大力改革。他在归隐家园时曾对友好说:“中国不变西法,罢科举,火六部例案,速开西校,译西书,以厉人才,不出十年,事且不可为矣。”⒃表现了他力求改革的强烈愿望。
  光绪六年、十五年刘铭传两次报送关于建造铁路、以图自强的奏折。他在阐述建筑铁路可获多方面利益后指出:“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他说中国幅员辽阔,绵亘万里,兵员分散,难以集中。“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虽万里之遥,数日而至,虽百万之众,一呼而集。”他特别点明:铁路开通之后,“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制矣”。实际上是要改变当时既积弱积贫,又权力分散的弊端。可惜腐朽的清廷未能采纳此议。后人评论说:这样的千秋大计,竟搁置不行,以致甲午之战,各省私藏兵饷,不肯支援前线。甚至日本人也有“二十二行省如二十二国”之诮。然后才知道刘铭传“所见为独远也。”⒄
  刘铭传眼界开阔,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他深知对于全国的事,纵有良策,亦成空谈。于是他在台湾殚思极虑,励精图治,以改革的精神从事海防和近代化建设。他购军舰、筑炮台、建立枪炮工厂,架设水陆电线,只争朝夕地进行海防建设。他很快在基隆、沪尾、安平、旗后海口建筑了6座钢筋水泥炮台,配以新式后膛钢炮31尊,并在港口布置水雷。他所建的军工厂,“制出枪子,能与外洋来者无二也”。其架设水陆电线700多公里,使台湾南北与大陆之间瞬息相通,能够迅速沟通台湾同大陆的军事信息。刘铭传还认真整顿军队,汰弱留强,将台军统编成35菅,严格实行新式操练,使台湾海防力量迅速增强。与此同时,台湾各方面建设也都有了蓬勃发展。有了全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铁路大桥、第一个邮政局、第一盏电灯、第一个自来水厂、第一所新式学校⒅。台湾从一个过去供给仰人的后进省份,“一跃而成为全国先进的、自给的、近代化水平居于前列的省份。”⒆
  台湾出现这种百废俱新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铭传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
  刘铭传敢于改革弊政,坚定清赋理财以充实财源。通过清丈土地,查出地主瞒报的大量田产,同时整理厘金、规范盐务、实行樟脑、硫磺官卖,使全省财政收入由原来的90万两增加到300万两。刘铭传还勇于扶持民间资本,吸引华侨资本乃至国外资本,获得了大量海防和建设资金。
  刘铭传富于创新精神。他对于在中国建设铁路奏折未能实施怅然于怀。于是他奏请在台湾建设铁路,经过批准,从1887年起,基隆至新竹段铁路开工,全长106.7公里。他领导兴建了从集集到水尾的横贯台湾中央山脉公路全长182里,使东西海岸相连。⒇他还开通海上航运事业,使海船航行于台湾至大陆及东南亚地区。
  刘铭传勇于维护国家权益。蔗糖和茶叶是台湾出口的大宗物资,过去一向为英商垄断,从中盘剥。刘铭传支持中国商社与之抗衡,夺取中国应有的商贸权益。
  刘铭传善于任用确有真才实学的人士,如李彤恩、林维源等,大胆放手让他们领导理财、筑路等工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建设台湾出力。
  刘铭传在改革的过程中,如同历史上许多改革家一样,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基隆煤矿原为官办,但任人唯亲、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等弊端,使这一设备先进的煤矿连年亏损。刘铭传奏请英商承办,遭到议驳。后议改为官商合办,股份官一商二,盈亏按比例分成。矿务经营由商负责,官不过问。刘铭传认为此议较妥,批准合同执行。这一原本正确的改革,却遭到清廷的严厉斥责,并给予“革职留任”的处分。后仍改官办,终因严重亏损而于1892年停办。
  刘铭传1884年(光绪十年)奉召赴台抗法入侵,处于海防最前线,他进京所上奏折的主要内容就是整顿海防,以后在保台建台的近7年中,海防始终处于中心的位置。最后离开台湾仍为海防。在他因改革而受到错误的处分时,得到可靠信息:清廷已同意户部奏请,十年内毋增舰炮。他喟然太息:“人方惎我,我乃自抉其藩,亡无日矣”。他对腐败透顶的清廷已经绝望,遂四次上疏求去,再次归隐田园,过他野鹤闲云的生活。
  清廷自1888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前,在日本全力扩充海军之时,果然未购一舰,遂有甲午之败,数年后又遭庚子之耻,马关、辛丑两项条约,中国损银11.8亿两。两次战败反映清廷腐朽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也反映中国海防极端脆弱,不堪一击。刘铭传呕心沥血为之策划,宵衣旰食为之奋斗,7年辛勤成果,悉数付诸东流。甲午战败的第二年,即1896年1月,刘铭传在忧愤交加中病逝于家乡合肥刘老圩,享年仅60岁。同年,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一代名将以海防壮志未酬,台湾沦于敌国而抱恨终天。
  当前台独势力仍在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蠢蠢欲动,并企图染指台湾,加强海防建设,迫在眉睫;我国领海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保护和开发海上油气等资源是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战略物资需要通过海运获得,保卫海上运输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前人的成败得失,大力提高海防意识,努力增强海防实力,使我国万里海疆成为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
  注释:
  ⑴⑿⒅《皖台交往史略》第3、29、111页。
  ⑵国际在线网《考证:刘铭传其人其事》。
  ⑶连横:《台湾通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45页。
  ⑷原文如此,可能计算方法不同。
  ⑸⑺⑻⑼⑾⒁⒂《刘壮肃公奏议》,载《刘铭传文集》,第33、91、55、52、68、106、108页。
  ⑹⒃⒄陈澹然:《刘壮肃公奏议叙》,载《刘铭传文集》第492、491、52页。
  ⑽《清史稿刘铭传传》,载《刘铭传文集》第525页。
  ⒀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407页。
  ⒆戴逸:《抗法保台,功不可没》,《纪念刘铭传论文集》黄山书社出版。
  ⒇新华网《台湾巡抚刘铭传》,2004.9.
  (作者为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