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和中国军事近代化
发布时间: 2015-06-04 浏览次数: 2145

孟亮坤


    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黻,号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24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后投靠曾国藩门下,奉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淮军,李鸿章成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1862年,他被委任为江苏巡代、两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政府的攻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位极人臣。李鸿章在起政治生涯中,一直是围绕救清来开展政治活动,他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李鸿章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鸦片战争的爆发,彻底打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在中华民族面前展现出一幅濒临毁灭的黯淡图景。也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西方列强以其坚船利炮步步加深了对华的侵略,使李鸿章深感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科技,引进西洋武器的生产,采用西方的练兵方法,他们逐渐明白军事上的落后是挨打受侮的最直接原因。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醒的看到“尝往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弹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其陆军虽非所长,而每攻城劫营各项军火皆中土所无,即浮桥、云村一炮台别具精工妙用,亦未曾见”。李鸿章深感军事装备远不如外国,所以积极推广近代军事改革,在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下,中国的军事也开始逐步开始近代化。


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同李鸿章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李氏的军事改革思想对晚清军队的近代化有着重大影响,其军事改革思想的形成深受资本主义列强军事近代化的影响和他们对华侵略的刺激。军事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军事装备生产、军事体制以及军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由古代向近代的发展历程。军事近代化的构成要素有四军事思想、军队结构、武器装备和军人。军事思想是军事变革的前提, 因为, 军事变革是在一定的军事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本问拟通过李鸿章的军事思想和创建淮军的军事改革来考察他在中国军事近代化中的贡献。


一:军事思想的近代化

    李鸿章的军事近代化思想的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60年代。

    在李鸿章之前,林则徐、魏源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师”的内容是洋人的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最初的军事改革主张。李鸿章的军事改革思想在大方向、基本内容方面是一致的。历史提供给他们一个类似的平台,出了同一个题目,规定了同一种套路。然而,时代毕竟有了新发展,李鸿章的认识超出了前辈。林则徐和魏源讲火器,仅限于绿营水师,李鸿章提出了要全面更新清军装备的高度。林、魏讲养兵练兵,不过是要学习洋人“饷兵之厚,练兵之严,驭兵之纪律”,而李鸿章提出的大规模变革清军军事教育的高度。关于政治和军事的关系,他说:安民察吏为“自强之体“,富国强兵为“自强之用”。

18624月,他率淮军抵达上海不久便与洋枪队接触,很快就对冷兵器和热兵器之间的差距产生了清醒的认识。他说:“洋枪并发,所当輒靡,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因此,“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他在1863年说道:中国用兵“经年积月不收功效,实由于枪炮寡滥。若火器能与西洋相比,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自此以后,他始终将更新装备作为军事改革计划的中心环节,“苦下工夫”。

     李鸿章认为,“有器尤须有人”,无人才则装备一切皆废物。他提出要培养和选拔具有近代化军事知识和作战能力者来充实清军军队。在李鸿章的心中,新型军事人才最好的标准是“学贯中西”。既懂中国礼法,又懂外国的军事指挥和装备的使用。在培养国内人才方面,他提出两种途径:一是选派学员出洋学习,或入院校、工厂、部队受训深造;二是国内办学培养军事教育,并以此作为新型军事人才的主要来源。


二、军队建制的近代化

    自清代中叶以后,清朝正规军八旗、绿营日渐疲弱,既不能靖内患更不能御外侮。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太平军所向披靡,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占领东南半壁江山,清朝统治岌岌可危。在“内忧”、“外患”交织的情形下,清土朝不得不“舍兵用民”,伤令各省建立地卞团练武装来维护其统治。185318日,清政府任命曾国藩、丁忧在籍时办理团练,进而组建湘军,对抗太平天国。


曾国藩立足于组建湘军,卞张“别树一帜,改弦更张”。他开始了对封建兵制的多方面改革。具体包括:改八旗和绿营的“世兵制”为“募兵制”;实行“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铜由筹”;改“冷兵器”为“冷热兵器并用”;改革营制;创建水师等。这些改革措施使湘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较能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并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

    特别是采用了比较科学的编制体制和较为完善的指挥系统。湘军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营编制统一,人员固定,武器装备有序,指挥保障系统健全,便于统一指挥。这种编制,实际上已接近近代军队的编制,有利于发挥军队的作战能力,成为清末操练新军的榜样。


    1861年湘军攻陷安庆后,曾国藩要救援上海,感到兵力不足,为了扩充兵力,决定由李鸿章招募淮勇,另立一军,是为淮军。

    当淮军到达上海伙同华尔率领的“洋枪队”与太平军作战时,李鸿章被洋枪洋炮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洋枪队训练有素,武器锋利,其战斗力远在淮军之上。他多次致函曾国藩,对洋枪洋炮叹服不已:“洋兵于十九日进剿浦东南汇所属之舟普镇,当即克服。其队伍既整,炸炮又准,攻营最为利器,贼甚胆寒。”“连日由南翔近嘉定,洋兵数千,枪炮齐发,所当辄靡。起落地开花炸炮真神技也。”并“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受辱,学得西人一、一秘法,期有增益。”③李鸿章认为:“兵制关立国之根基,驭夷之枢纽,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狙于祖宗之成法。”李鸿章变革态度自觉而坚定,他励精图治,从淮军开始加速进行军事近代化改革。措施是:

(一)废弃冷兵器,专精火器。为解决新式武器装备,李鸿章最初采用大量购买的办法。他先在韩正国两营亲兵中组建了洋枪队,后又陆续将军中原有的抬枪、鸟枪、刀矛、小枪等一律革去,到18688月“剿捻”结束时,淮军已全部更换洋枪,率先完成了由冷热兵器并用到全部使用热兵器的过渡。

李鸿章在同治四年五月初六日的《密陈剿捻事宜片》中,对于湘淮两军的优劣差异,有一明晰的比较和总结:“曾国藩所立楚军营制,每营五百人,余用抬抢小枪一百二十余杆,臣军营则用枪四百余杆,少亦三百余杆,弹药之繁冗,每出一仗,则须数十巨舰装运,此非他人所能深知。”(李鸿章 《奏稿》 卷 第 35页)由此,可看出淮军近代化速度的一斑了。


    ()仿照西法改编淮军。为提高淮军战斗力,他把军事编制作了新调整。卞张学习西方国家,建立步、骑、炮、工等多兵种合成军队。李鸿章先着手在张遇春的春字营中设立20人的洋炮队,这是淮军中最早的洋炮队。随后,洋炮队逐渐增多,到18646月,淮军已建立了六营开花炮队。从1871年至 1877年,淮军又先后添置德国克虏伯后膛钢炮114尊,并一律仿德国炮营之制,设置洋枪队和洋炮队。淮军在案情组军时,由曾国藩为其手订营伍之法,一切器械之用,薪粮之数,悉仿淮军章程。不久,英法军于18924月攻占嘉定,李鸿章一方面赞叹英法军的武器装备,一方面密令下属“随队学其临敌之整齐静肃,枪炮之施放准则,亦得切磋观感之益”(李鸿章 《朋僚函稿》卷13 20 )。有了实战的观察和体验,李鸿章很快做出了抉择,首先在韩正国的亲兵两营中组建洋枪队,并以劈山炮掩护起作战,只七宝街之战中大获全胜。这种炮营,已成为可以独立领受作战任务和有效配合步兵作战的新兵种。到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将淮军中的长夫发展成为工兵。至此,淮军已基本建成步、骑、炮、工等多兵种合成军队。


()聘清外国教习,采用洋法练兵。由于使用的是洋枪洋炮,李鸿章考虑到武器设备的更新及这些新式武器本身上具有技术复杂和性能先进的特点,所以不能不清外国教习来动11练。从1863年起,即令各部雇觅外籍军官为教官,直接动11练淮军,并讲授枪炮的使用和进行队列、体操、行军、测绘、战阵等西式操练。经过李鸿章的实践,这一做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淮军被建设成为近代中国最早最具现代化的一支武装力量。李鸿章向清廷汇报

:“臣军由江南剿贼,入手本宜水而不宜陆,嗣因西洋火器轩利倍于中国,由同治一年以后,今各营雇觅洋人教练使用炸炮洋枪之法,传习日久,颇窥奥妙。”

对于洋教练的训练方式,一方面,由分散在各营的洋教习随营教练;另一方面,在淮军攻占苏州、解散常胜军之后,李鸿章接受了戈登的建议,在上海郊区凤凰山设立训练营地,由英军负责训练事务。训练的内容,有阵法、号角、口令及枪炮施法之法等诸种。操练的口令,起初用洋教练坐在国用语,各营互不通融,诸多障碍,后翻译并刻口令成书。至1878年,更取江南制造局及天津行营制造局之译本为全国统一口令蓝本。


三:军事人才教育的近代化

李鸿章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建立一支近代化的军队,除了先进武器装备外,关键还需要培养和训练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他深信军事教育极端重要,“有器尤须有人,。而且创办近代军事学校是服务于“御侮”这个大目的,李鸿章说“我非尽敌之长,不能御敌,故居今日而言武备,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若仅凭血气之勇,粗疏之计,以与强敌从事,终恐难操胜算。 正是出于这种认识,他把创办军校作为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此,他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奏准设立了天津武备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多所西式军事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海陆军人才和兵舰制造人才。为了进一步培养军事需要的各类人才,李鸿章坚持派遣生员出国学习。为此他多次上奏朝廷,光绪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877. 1. 13),在《奏闽厂学生出洋学习折》中说:“……察看前、后堂学生内秀杰之士,于西人造,驶诸法多能悉心研究,觅应遣令出洋学习,以期精益求精。接着,光绪七年十月十一日(1881. 12. 2),李鸿章又在《奏续选学生出洋折》中说:“……然育才之要,宜使迭出而不穷,日新之功,不可一得而自画。臣鸿章与臣兆堂往返资商,拟定续选前学堂学生八名,后学堂学生六名,出洋肄业11这些学生归国后,有的在军队中居于较高的地位,并被委以重任。还有一些留学生回来后代替了洋技术人员担任的工作,而且比那些洋技术人员做得更好,就福州船政局而言,在辞退洋工程师后,由留学生魏瀚、郑清滚等组成的制造工程处,“所制开济、横海、镜清、广甲、龙威等船,均能精于求精,创中华之奇。”12


李鸿章在经营洋务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军队近代化建设必须从培养造就军事人才着手。曾国藩感到:“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学造轮船等具为下手功夫”,他罗致了一批“谙制造格理之学”的近代化人才,如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等。为学习军事科学,曾国藩、李鸿章在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组织中西专门人才翻译西方军事著作和其他著作,介绍西方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

    李鸿章看到西方“兵船将弃必由水师学堂,陆营将弃必由武备学堂造就而出。”13主张向西方学习,建立各种军事学堂,以培养造就近代军事人才。于江南制造总局附设兵工学校,于1880年决定效法西方,建立天津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此后又相继设立威海水师学堂、大沽水师学堂、旅顺鱼类驾驶学堂、威海枪炮学堂等,这些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化海陆军建设所需的人才。

    在曾国藩筹划及李鸿章的倡议和努力下,1872年中国向美国派遣了历史上第一批留学幼童,这批留学生回国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中国军事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876年李鸿章又派遣首批军事留学生赴欧洲国家学习轮船驾驶与制造技术、水师兵法、陆军战术等。另外,李鸿章还聘清外国教习采用洋法练兵、聘清西方国家军官和技术人员到军事学堂任教,传授西方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增民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他们采用“走出去,清进来”的学

习方法,对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近代军事工业的创立

鸿认为“中欲自强,莫如学习利器,欲学习利,莫如制器之器 ”。在段,洋派官在安、上海、福州、天津等地相继设局,制造船。李鸿章的主要活兴办当时最大的事工——江南制造局。事工都是官的,经营管理是一套封建的官僚制度,制造出弹药直接军队使用 。甲午战争政府的主要军队,如湘和淮,其武器源的相一部分是些企提供的。在此段,洋还兴办多工。第一个创办,也是最成功的,是李鸿章于 1872 年在上海创办船招商局,是洋创办的第一民用企。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 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还将业务发展到外,打破了外公司的垄断局面,挽回了利,1875 年局兼当时美商旗昌船公司。李鸿 “收回利大”、“于国计商情有裨”,此为爱国。李鸿章等兴办这些民用企,用意在“求富”, 即为军事企和增强事力量军费,但是在封建官僚的把持下,除船招商局等少外,往往非但不了,而且有亏损。

曾国藩说:“轮船之速,洋炮之利,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如炮船竞能通行中国,则内地兵民或者尽释疑畏之心,徐求制胜之道,必以收将来之效于无形之地。”进而设想:“购成之后,访慕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他认为:“无论口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远,得纤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船,尤可期水远之利。”曾国藩在先购买,后仿制、制造的思想指导下,终于在1861年在安庆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生产近代化武器的军事工厂—安庆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批“洋枪洋炮”,生产了中国第一台蒸气轮船。这是近代军事工业的开端,也是洋务运动的肇始。

    李鸿章也意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河对于洋枪洋炮,仅仅靠购买,终究不是民久之事,而目困难和代价过高。便决意自己创办军用企业,而目曾国藩一贯大力支持。曾国藩托容闲从美国购买了一白多台西方先进的制造船炮的机器设备,与李鸿章一起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指出:“制造轮船实为救世要策。”。当第一艘近代舰船“恬吉”建造出来后,曾国藩自豪地说:“中国自强之道或基于此。”。江南制造总局后来发展成为“好望角以东之第一良好机器厂”。,生产了一大批近代化的军火武器。与此同时还造就出一大批近代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才。

    李鸿章还先后创办了上海洋炮局、苏州洋炮局、金陵制造局等。李鸿章创办的这些工厂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用生产的武器弹药装备淮军,使得淮军的装备居全国之首,而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不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御外侮的作用。


五、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还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军备松弛,海防空虚,“但八旗、绿营弓箭刀矛抬鸟枪旧法,断不足以制洋人” ,李鸿章等从战争失败中认识到西方列强之所以能在中国沿海地区横行无阻,“唯各国皆系岛夷,以水为家, 船炮精炼以久,  非中国水师所能聚及” ,现在中国面临的“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中国唯有“师其所能,夺其所持”才能与之抗衡 。从19世纪60年代初起洋务派就开始进行筹建新式海军的活动 ,未见成效 。李鸿章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应加强东南海防的主张。为此,他特别强调要创办近代海军和筹办海防。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清政府大为震惊,李鸿章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向清廷呈《筹议海防折》,力陈加强海防的意义和组建近代海军的紧迫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奏折中李鸿章极力支持丁日吕提出建立北洋、南洋、东洋三支海军的卞张。

直到1875530日,光绪帝发布上谕:“著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派沈葆祯督办南洋海防事宜。清廷建设中国近代海防的规划才最终得以落实。此后,李鸿章采取积极行动,开始组建北洋海军,并认为中国近代海军应当具备与敌国舰队决战海上、掌握近海制海权的能力。最终清政府确立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任命李鸿章筹办北洋海防事宜。李鸿章受命后,精心组织,向外国购置新式军舰,组建北洋舰队,并大力开展北洋海军建设,致使北洋舰队实力超过日本,充分具备在大洋中作战的能力。李鸿章在组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中作出了重大贡为此,其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巡洋舰和鱼雷艇等,北洋海军逐渐成为了清政府最重要的一支新式海军。为培养近代海军人才,派学员出洋学习,在国内创设学堂,并修建军港、船坞和炮台。而且北洋海军的中下级军官素质较高,他们受过系统的近代海军教育,海战知识比较丰富,指挥相对有度。李鸿章还聘请了英人琅威理和德人汉纳根担任总教习,负责操练海军等事务。到80年代末,已有北洋 、福建 、南洋三支海军。其中李鸿章负责筹 办的是北洋舰队,它建成于 1888年 ,大多数购自德国,包括“定远”、“镇远”两艘排水量达七千三百三十五吨的巨型铁甲舰和其他二十余艘三千吨级以下的小舰。总排水量为当时亚洲第一 、世界第四,超过当时的日本 ,给日本很大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给日军以重创(实际上是日军先逃 离战场),迫使日本不能长驱直入侵略中国 。这表明洋务运动中的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御侮”的作用 ,  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


六:创办铁路、通讯事业

李鸿章在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也注意到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铁路、通讯业的重要性。李鸿章通过大力发展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中国军事近代化服务。李鸿章认为:“从来兵合则强,分则弱,中国边防、海防万余里,若处处设备,非特无此饷力,亦无此办法。苟有铁路以利师行,则虽滇、黔、陇之远,不过十日可达。十八省防守之旅,皆可为游记之师。将来裁兵节饷,并成劲旅,一呼可集,盛世联络,一兵能抵十兵之用……”14所以他积极修筑铁路,他还认为:“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是以泰西各国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船,陆路则有火轮车,以此用兵,飞行绝迹,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于是和则玉帛相亲,战则兵戎相见,海国如户庭焉,其铁甲等项兵船,在海洋日行潜力,势必声东击西,莫可测度,全赖军报神速,相机调援,是电报实为防务必需之物。” (15在筹办海防过程中,李鸿章积极创办南北洋电报,然后推广到全国各地。恩格斯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更依赖于经济前提。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李鸿章懂得发展军事工业、铁路和通讯事业与建立近代海军、新式陆军的关系,是难能可贵的!

    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及铁路、通讯事业,表明他为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改革创造了物质条件。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们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始阶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是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驱者。湘淮一军在兵制上的重大改革在中国兵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用。在李鸿章的苦心经营下,淮军在营制、装备习练等方面上均步入近代化轨道,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的近代化的武装力量。北洋海军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防意识的觉醒。军事工业的创办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军事学堂的创办及留学生的派遣,为中国军队近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戴逸 《中国近代史通鉴》 北京 红旗出版社 1997

《海国图志》 卷 37

 王尔敏 《淮军志》第97

《李文公全集--朋僚函稿》 卷一  第13

《海国图志》 卷 37

 黎庶昌 《曾国藩年谱》 岳麓书社1986年版 第146

 李鸿章 《朋僚函稿》卷13 20 

《李文公全集--朋僚函稿》 卷八 第35

 徐泰来 《中国近代史记 上》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

 张侠 清末海军史料 上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2

11)张侠 清末海军史料 上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2

12)徐泰来 中国近代史记上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

13)《李文忠公全集。奏搞》卷四十 第47

14)《李书。奏搞》卷53 43

15)《李书。奏搞》卷3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