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章时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与中国闭关锁国的强烈对比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以茶叶与鸦片为代表的两种撞击
2、李鸿章家史
祖上原本姓许,过继李家,至父亲这一代已发迹
历史上安徽地区的文化特点,出过哪些名人
李鸿章17岁考取秀才,24岁就已是安徽当时最年轻的翰林,在投奔曾国藩之前他有哪些作为,为何后来投奔曾。
3、组建淮军
组建淮军的背景和契机,向洋人学习充实淮军
淮军在上海的大获全胜与实力的不断壮大
1862年李鸿章“杀降事件”引起的风波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为什么李鸿章能够平步青云,加官晋爵,步入人生的高峰期
4、李鸿章与曾国藩
曾李二人为何惺惺相惜,又有哪些渊源
李在曾部任幕僚是李受益和改变最多的几年,曾对李有哪些指点,又有些什么有趣故事
李在这期间对曾有哪些帮助,最后的“滞攻金陵”又是如何回报曾的恩情。
湘军与淮军有哪些不同
在最后处理湘军与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李二人的不同做法及其背后的处世原则
这一期间李鸿章人格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曾与李的性格差异有哪些,后来为何比曾更为朝廷信任
“天津教案”风波使曾国藩郁郁而终,而在这件事中李鸿章所谓的“痞子腔”又是如何作为
您怎么评价李鸿章的这种处世原则?他的真实思想又是什么?
5、人才观
李鸿章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几十年里,他是如何培植自己的党羽,以至大权在握
6、洋务运动
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的初衷是什么?中西结合的洋务观如何体现?
有哪些作为?具体举例说明,(机器制造,采矿,铁路,运输,纺织,办新式学堂)
海航和铁路背后的观念冲突(中国第一条铁路禁用火车头,以驴马替代的咄咄怪事)
留美幼童以及其后的深刻影响
在兴办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洋务运动为何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其背后深刻的内涵又是什么?
洋务运动对于近代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7、北洋水师与甲午战争
兴办北洋水师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法战争,甲申事变)
日本如何在明治维新中脱胎换骨,迅速强大起来?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清朝廷内部战与和的斗争如何激烈?
李鸿章为何不愿开仗?为了避免战争爆发,李鸿章做了哪些努力?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及李鸿章的遇刺经过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差别?从他们身上反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签署马关条约回到国内,李鸿章受到了哪些难堪的待遇,生活又是怎样的?
8、外交
73岁,李鸿章周游列国的收获以及趣闻
各国媒体对他的评价如何?
9、最后岁月
李鸿章对于维新变法的态度
晚年,李鸿章自嘲自己是一个没落时代典型的裱糊匠,此话怎讲,为什么明知如此却还是决意将裱糊匠进行到底?
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的签订及李鸿章最后的岁月
为何将他的墓地选在了和包拯相邻的地方
有人说,李鸿章最大的悲剧不在于时局的多舛,在不于个人命运的坎坷,而在于他作为一个人体,无法,也没有意识去表达自己真正的内心,您怎么看?
在当时迂腐落后的旧中国,应该说李鸿章预见了方向,却难以寻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不得不选择一种妥协的传统方式,您怎么看待李鸿章的精神世界
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李鸿章的何种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从李鸿章身上感受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弊端在哪里
您认为应该如何客观的评价李鸿章